第四个字是色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掩面失色

成语拼音

yǎn miàn shī sè

成语解释

掩:遮盖。遮着脸不敢看,脸因惊恐而变色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5回:“用刀刮骨,悉悉有声。帐上帐下见者,皆掩面失色。”

仙姿玉色

成语拼音

xiān zī yù sè

成语解释

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巧夕宫筵》:“宫中郑娘娘,乃是郑参政之女,数月前选入宫中,仙姿玉色,世上无双。”

以盲辨色

成语拼音

yǐ máng biàn sè

成语解释

用盲眼去辨别色彩。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不是师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犹以盲辨色、以聋辨声也,舍乱妄无为也。”

见貌辨色

成语拼音

jiàn mào biàn sè

成语解释

根据对方的脸色、表情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问:‘和尚见古人得个什么便住此山?’师曰:‘情知汝不肯。’僧曰:‘争知某甲不肯?’师曰:‘鉴貌辨色。’”

疾言怒色

成语拼音

jí yán nù sè

成语解释

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戴名世《张验封传》:“为人宽厚和平,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与校。”

顿足失色

成语拼音

dùn zú shī sè

成语解释

顿足:跺脚。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形容十分惊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成仓猝莫如所救,顿足失色。”

愤然作色

成语拼音

fèn rán zuò sè

成语解释

愤然:忿怒的样子。因忿怒而变了脸色,发怒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帝愤然作色而问其故,济具以答。”

逞妍斗色

成语拼音

chěng yán dòu sè

成语解释

形容花儿盛开,竞相逞美。

成语出处

《红楼梦》第七九回:“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,也都觉摇摇落落,似有追忆故人之态,迥非素常逞妍斗色可比。”

殊形诡色

成语拼音

shū xíng guǐ sè

成语解释

殊:特殊;诡:怪异;色:景象。形容事物形状特殊,稀奇古怪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螇螰》:“凡物之殊形诡色,而无益于民用者,皆可谓之祥,可以谓之妖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