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蛇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拨草寻蛇

成语拼音

bō cǎo xún s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招惹恶人,自找麻烦。

成语出处

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回生》:“咳,柳郎真信人也。亏杀你拨草寻蛇,亏杀你守株待兔。”

一着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

成语拼音

yī zhāo bèi shé yǎo,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龙门远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狗子还有佛性也无。’赵州道:‘无意者如何?’师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风了断井索。’”
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

成语拼音

yī nián bèi shé yǎo,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,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>> 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绳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》

虚为委蛇

成语拼音

xū wèi wēi yí

成语解释

虚:表面的;委蛇:敷衍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

成语出处

孙中山《和平统一之通电》:“而冀诸公相与为实践,以矫虚为委蛇之失。”

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

成语拼音

yī dù zhāo shé yǎo,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

成语解释

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龙门远禅师法嗣》:“赵州道:‘无意者如何?’师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见断井索。’”

春蚓秋蛇

成语拼音

chūn yǐn qiū s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字写得不好,弯弯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行之若萦春蚓,字字如绾秋蛇。”

飞鸟惊蛇

成语拼音

fēi niǎo jīng shé

成语解释

像飞鸟入林,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。形容草书自然流畅。 >> 飞鸟惊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法书苑》:“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,曾自题一联:‘飞鸟入林,惊蛇入草。’”

笔走龙蛇

成语拼音

bǐ zǒu lóng shé

成语解释

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 >> 笔走龙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“时时只见龙蛇走,左盘右蹙旭惊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