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身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孑然一身

成语拼音

jié rán yī shēn

成语解释

孤孤单单一个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瑁传》:“若实孑然,无所凭赖,其畏怖远迸,或难卒灭。”

三省吾身

成语拼音

sān xǐng wú shēn

成语解释

省:检查、反省;身:自身。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,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。 >> 三省吾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’”

科班出身

成语拼音

kē bān chū shēn

成语解释

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升学与就业》:“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‘学校’‘科班’出身,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!”

引火烧身

成语拼音

yǐn huǒ shāo shēn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。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,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。

成语出处

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引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。”

独善其身

成语拼音

dú shàn qí shēn

成语解释

独:唯独;善:好,维护。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。现指只顾自己,不管别人。 >> 独善其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吞炭漆身

成语拼音

tūn tàn qī shēn

成语解释

以之为忍辱含垢,矢志复仇的典实。 >> 吞炭漆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战国时,豫让受知于智伯。后,韩、赵、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。豫让为报知遇之恩,矢志复仇。于是漆身为厉,吞炭为哑,改变声音形貌,伺机刺杀赵襄子,事败而死。事见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。

奋不顾身

成语拼音

fèn bù gù shēn

成语解释

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 >> 奋不顾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
著作等身

成语拼音

zhù zuò děng shēn

成语解释

形容著述极多,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。 >> 著作等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贾黄中传》:“黄中幼聪悟,方五岁,玭每旦令正立,展书卷比之,谓之等身书,课其诵读。”

惹火上身

成语拼音

rě huǒ shàng shēn

成语解释

惹:招引。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

成语出处

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:“生怕惹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氏,都送将出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