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身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远害全身

成语拼音

yuǎn hài quán shēn

成语解释

保全自身,远离祸害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袁昂传》:“岂若翻然改图,自招多福,进则远害全身,退则长守禄位。”

感遇忘身

成语拼音

gǎn yù wàng shēn

成语解释

感遇:感激恩遇;忘身:愿舍身相报。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,表示忠心的套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庚亮传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感今恩重命轻,遂感遇忘身。”

惹火烧身

成语拼音

rě huǒ shāo shēn

成语解释

惹:引;身:本身。引火烧自己。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惹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氏,都送将出来。”

祝发文身

成语拼音

zhù fā wén shēn

成语解释

削短头发,刻画其身。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。

成语出处

《毂梁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吴,夷狄之国也,祝发文身。”晋·孙绰《喻道论》:“周之泰伯远弃骨肉,托迹异域,祝发文身,存之不反,而论称至德,书著大贤。”

著述等身

成语拼音

zhù shù děng shēn

成语解释

著述:编写的著作。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。形容著作极多。亦作“著作等身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自是以外,虽著述等身,声华盖代,总听其自贮名山,不得入此门一步焉,先圣之志也。”

死无葬身之所

成语拼音

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suǒ

成语解释

葬:埋葬。死了没有地方埋葬。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而已集·答有桓先生》:“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,倘一知道,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。”

行伍出身

成语拼音

háng wǔ chū shēn

成语解释

行伍:古代军队编制,1行25人,1伍5人,泛指士兵。指当兵出身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3回:“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,天生海量。”

感慨杀身

成语拼音

gǎn kǎi shā shēn

成语解释

感慨: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;杀身:舍弃性命。因愤慨而舍弃生命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近思录·政事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

被发文身

成语拼音

pī fà wén shēn

成语解释

被发:散发;文身:身上刺花纹。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。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