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声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铮铮有声

成语拼音

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

成语解释

铮铮:金属相击声。比喻为人正直,名声很好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十二出:“他也是敝世兄,在复社中铮铮有声,岂肯为此?”

掞藻飞声

成语拼音

shǎn zǎo fēi shēng

成语解释

掞:发舒;藻:辞藻;飞:飞扬;声:声誉。指施展文才,声誉远扬。

成语出处

唐·萧颖士《赠韦司业书》:“今朝野之际,文场至广,掞藻飞声,森然林植。”

匿迹销声

成语拼音

nì jì xiāo shēng

成语解释

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一:“家生避地,亦到锦江,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匿迹,惟恐人知。”

鹤唳风声

成语拼音

hè lì fēng shēng

成语解释

唳:鸟鸣。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 >> 鹤唳风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

蜂目豺声

成语拼音

fēng mù chái shēng

成语解释

眼睛象蜂,声音象豺。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。 >> 蜂目豺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“蜂目而豺声,忍人也。”

以聋辨声

成语拼音

yǐ lóng biàn shēng

成语解释

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。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

成语出处

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不是师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犹以盲辨色、以聋辨声也,舍乱妄无为也。”

默然无声

成语拼音

mò rán wú shēng

成语解释

默:静默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无声。”

金革之声

成语拼音

jīn gé zhī shēng

成语解释

金革:兵器和铠甲。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。指战争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》:“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。”

比肩齐声

成语拼音

bǐ jiān qí shē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地位、声望相等或相近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吾粲传》:“虽起孤傲,与同郡陆逊、卜静等比肩齐声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