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万不一失

成语拼音

wàn bù yī shī

成语解释

万:很多;失:差错。指非常有把握,绝对不会出差错

成语出处

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、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一失。”

成败得失

成语拼音

chéng bài dé shī

成语解释

得:得利。失:失利。成功与失败,得到的与丢掉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吴书·步骘》:“女配太子,受礼若吊,慷忾之趋,惟笃之物,成败得失,皆如所虑,可谓守道见机,好古之士也。”

恍然自失

成语拼音

huǎng rán zì shī

成语解释

恍然:仿佛;自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。形容猛然醒悟后,心神不定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程客恍然自失道:‘莫非是做梦么?’”

利害得失

成语拼音

lì hài dé shī

成语解释

好处和坏处,得益和损失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豪杰传》第四回:“我虽然素有是志,可恨自己学问太浅,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,详详密密说将出来,感动大众,所以稽延至今,甚为憾事。”

一举两失

成语拼音

yī jǔ liǎng shī

成语解释

举:举动。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。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。 >> 一举两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朝廷一举而两失。纵不能复后,宜还仲淹、道辅。 《纲鉴抄略》

得不酬失

成语拼音

dé bù chóu shī

成语解释

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。同“得不偿失”。 >> 得不酬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军书未奏其利害,而离叛之关已言矣。故得不酬失,功不半劳。”

得不偿失

成语拼音

dé bù cháng shī

成语解释

偿:抵得上。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和子由除日见寄》诗:“感时嗟事变,所得不偿失。”

忙中有失

成语拼音

máng zhōng yǒu shī

成语解释

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6回:“这是他忙中有失,也是命中造定,归咎何人?”

小己得失

成语拼音

xiǎo jǐ dé shī

成语解释

小己:个人。指个人的得失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《小雅》讥小己之丢失,其流及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