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视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
十目所视

成语拼音

shí mù suǒ shì

成语解释

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

束手坐视

成语拼音

shù shǒu zuò shì

成语解释

拱着手,坐着看。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徐有贞传》:“京军一出,日费不赀,遇涨则束手坐视,无所施力。”

莫敢仰视

成语拼音

mò gǎn yǎng shì

成语解释

仰:抬头。不敢抬头看。形容被对方的声势所压倒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已破秦军,项羽召见诸侯将,入猿门,无不膝行而前,莫敢仰视。”

目不旁视

成语拼音

mù bù páng shì

成语解释

视:看。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20回:“李玄此时一秉虔诚,目不旁视。”

众目共视

成语拼音

zhòng mù gòng shì

成语解释

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。形容非常明显。同“众目共睹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》:“言一出则万口争传,众目共视,虽欲为私,其势不可。”

逖听遐视

成语拼音

tì tīng xiá shì

成语解释

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下》:“圣主明目达聪,逖听遐视,罪其私冒不慎举者,小加谴责,大正刑典,责成授任,谁敢不勉?”

目不苟视

成语拼音

mù bù gǒu shì

成语解释

眼睛不随便乱看。形容为人正派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卓吾论略》:“吾大人何如人哉?身长七尺,目不苟视。”

狼顾鸢视

成语拼音

láng gù yuān shì

成语解释

如狼鹰视物。形容凶狠而贪婪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孝孺《周官》一:“六七百年之间,强诸侯狼顾鸢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,必至于周礼尽废而后肆,道之化民也。”

目不妄视

成语拼音

mù bù wàng shì

成语解释

妄:胡乱。不随便乱看。形容遵守礼制

成语出处

《仙传拾遗·杨通幽》:“护气希言,目不妄视,绝声利,远嚣尘,则可以凌三届,登太清矣。”

刮目而视

成语拼音

guā mù ér shì

成语解释

刮目:擦拭眼睛,指去掉老看法。去掉旧的看法,用新眼光去看待

成语出处

李脃人《暴风雨前》第五部分:“田老兄那么亲切的拍着他的膀膊道:‘士三日不见,当刮目而视,吾子有焉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