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士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敬贤爱士

成语拼音

jìng xián ài shì

成语解释

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实字安逊,学尚明察,敬贤爱士,以秀才为郎中。”

白衣秀士

成语拼音

bái yī xiù shì

成语解释

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》第二折:“至如吕岩,当初是个白衣秀士、未遇书生,上朝求官。”

缀辞之士

成语拼音

zhuì cí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缀辞:写书作文。指著书立说的人

成语出处

晋·潘岳《马开督玮》:“慷慨非死而死者,缀辞之士,未之或遗也。”

息军养士

成语拼音

xī jūn yǎng shì

成语解释

息:休息,修整。修整军队,积蓄力量,准备再战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按甲寝兵,息军养士,待时而动。”

通儒达士

成语拼音

tōng rú dá shì

成语解释

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中兴以来,通儒达士班固、贾逵,郑兴父子,并敦悦之。”

跅驰之士

成语拼音

tuò chí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跅驰:放荡。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驰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

皮相之士

成语拼音

pí xiàng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皮相:从表面看。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、见识肤浅的人

成语出处

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一卷:“牧者曰:‘子乃皮相之士,何足语姓字哉!’”

南郭处士

成语拼音

nán guō chǔ shì

成语解释

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。同“滥竽充数”。 >> 南郭处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

折节待士

成语拼音

zhé jié dài shì

成语解释

指屈己待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邵广传》:“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,服玩侈靡,逾越制度,广独率由礼则,又折节待士,朝野以是称焉。”

骚人墨士

成语拼音

sāo rén mò shì

成语解释

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介《天香阁随笔》第一卷:“未尝有横画舫于烟波,负奚囊于邱壑者,今世之骚人墨士,不过侈谈西湖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