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食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鸡鹜争食

成语拼音

jī wù zhēng shí

成语解释

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

燕子衔食

成语拼音

yàn zǐ xián s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育子之艰辛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且休说怀耽十月,只从小偎干就湿,儿口气抬举他偌大,恰便似燕子衔食。”

省衣节食

成语拼音

shěng yī jié shí

成语解释

省:节约;节:节减。吃饭穿衣都很节省。形容节俭

成语出处

清·徐大椿《洄溪道情·劝葬亲》:“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食,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,这就是造福之门。”

二旬九食

成语拼音

èr xún jiǔ shí

成语解释

旬:十天。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。形容生活极端困苦

成语出处

西汉 刘向《说苑 立节》:“子思居于卫,缊袍无表,二旬而九食。”

黜衣缩食

成语拼音

chù yī suō shí

成语解释

节衣缩食,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,力求节约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宋濂《重建龙德大雄殿碑》:“于是黜衣缩食,重创大雄殿五楹间。”

恶衣粝食

成语拼音

è yī lì shí

成语解释

粝:糙米。穿粗劣的衣服,吃糙米做的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礼义信足以成德论》:“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,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,而自为百工。”

狗鼠不食汝余

成语拼音

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

成语解释

食:吃。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。 >> 狗鼠不食汝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因不复前而叹曰:‘狗鼠不食汝余,死故应尔。’至山陵,亦竟不临。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

狗彘不食汝余

成语拼音

gǒu zhì bù shí rǔ yú

成语解释

食:吃。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李任传》:“汝为大将,不能杀贼,反为贼用,狗彘不食汝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