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食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卑宫菲食

成语拼音

bēi gōng fěi shí

成语解释

指宫室简陋,饮食菲薄。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论语·泰伯》:“禹,吾无间然矣!菲饮食,而致孝乎鬼神;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宫室,而尽力乎沟洫。”

帮虎吃食

成语拼音

bāng hǔ chī s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

成语出处

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4回:“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,在文庙行香的时节,出力讲了一讲。”

恶衣粗食

成语拼音

è yī cū shí

成语解释

恶:坏;衣:衣服;食:事物。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清苦

成语出处

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 高阳王寺》:“崇为尚书令,仪同三司,亦富倾天下,僮仆千人,而性多俭吝,恶衣粗食,食常无肉。”

少衣缺食

成语拼音

shǎo yī quē shí

成语解释

缺乏衣食。比喻贫困

成语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3回:“人都被拿去做工,荒功废业,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,这等苦恼。”

吹箫乞食

成语拼音

chuī xiāo qǐ shí

成语解释

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。后指沿街乞讨。 >> 吹箫乞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,夜行昼伏,至于陵水,无以糊其口,膝行蒲伏,稽首肉袒,鼓腹吹篪,乞食于吴市。”

解骖推食

成语拼音

jiě cān tuī shí

成语解释

骖: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。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,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。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洗玉池铭》:“维伯时父,吊古啜泣,道缝玉人,解骖推食。”

饥不遑食

成语拼音

jī bù huáng shí

成语解释

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。同“饥不暇食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虽有糇粮,饥不遑食。”

饥不暇食

成语拼音

jī bù xiá shí

成语解释

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。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阴长生》:“饥不暇食,思不敢归,劳不敢息。”

弊衣蔬食

成语拼音

bì yī shū shí

成语解释

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俭朴。同“弊衣箪食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书·柳虯传》:“弊衣蔬食,未尝到改操。”

望屋以食

成语拼音

wàng wū yǐ shí

成语解释

指军行不带粮草,随处就食。同“望屋而食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叶适《外论》:“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,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,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