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书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振笔疾书

成语拼音

zhèn bǐ jí shū

成语解释

振:挥动;疾:迅速。挥动笔杆,急速地写起来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

成语出处

《清朝野史大观·学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题纸一下,不可构思,振笔疾书,奔往交卷。”

仗气直书

成语拼音

zhàng qì zhí shū

成语解释

仗:依靠,凭借。指坚持正义,毫不隐讳地写出真相

成语出处

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其有负能仗气,摈压当时,……亦宜去此幽谷,翔兹天路。”

映月读书

成语拼音

yìng yuè dú shū

成语解释

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。形容家境清贫,勤学苦读。 >> 映月读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江泌传》:“泌少贫,昼日斫屧为业,夜读书随月光,光斜则握卷升屋,睡极堕地则更登。”

仰屋著书

成语拼音

yǎng wū zhù shū

成语解释

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
磬笔难书

成语拼音

qìng bǐ nán shū

成语解释

极言事实多,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。磬,通“罄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:“此皆乱国之所生也,不能胜数,尽荆越之竹,犹不能书。”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
黄耳传书

成语拼音

huáng ěr chuán shū

成语解释

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>> 黄耳传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俊犬,名曰黄耳,甚爱之。既而羁寓京师,久无家问,……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报还洛。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
坑儒焚书

成语拼音

kēng rú fén shū

成语解释

坑:活埋;焚:烧。焚毁书籍,坑杀书生。 >> 坑儒焚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 汉·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

闭户读书

成语拼音

bì hù dú shū

成语解释

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第八》第三卷:“盖须切磋起明也。见闭户读书,师心自是。”

识字知书

成语拼音

shí zì zhī shū

成语解释

指有文化知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莫说别个,就是阙忠辈呵,一般也貌昂藏,识字知书,怎奈这命低微,执镫随鞭。”

不刊之书

成语拼音

bù kān zhī shū

成语解释

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、钦定典制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