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私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卖公营私

成语拼音

mài gōng yíng sī

成语解释

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赵黑传》:“高官禄厚,足以自给,卖公营私,本非情愿。”

忧国忘私

成语拼音

yōu guó wàng sī

成语解释

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忘记了私事

成语出处

《古文苑·楚相孙叔敖碑》:“其忧国忘私,乘马三年,不别牝牡。”

因公行私

成语拼音

yīn gōng xíng sī

成语解释

借公务谋取私利。同“因公假私”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,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,或因公行私,逞纵威福。”

言不及私

成语拼音

yán bù jí sī

成语解释

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。比喻为官忠心,一心为国。 >> 言不及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王湛言不及私。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湛传》

兼爱无私

成语拼音

jiān ài wú sī

成语解释

泛爱大众,对人没有私心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中心物恺,兼爱无私,此仁义之情也。”

枉法营私

成语拼音

wǎng fǎ yíng sī

成语解释

枉:歪曲,违反。指曲解破坏法律以谋私利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诚为枉法营私,原王章所不宥。”

出公忘私

成语拼音

chū gōng wàng sī

成语解释

出于公心忘掉私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梅曾亮《送周石生序》:“非出公忘私、尽扫刮同异恩怨、屏置城府外,不足称朝廷委任、寄耳目之意。”

背公营私

成语拼音

bèi gōng yíng sī

成语解释

指损公肥私,违法求利。亦作“背公向私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商英《护法论》:“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。”

秉正无私

成语拼音

bǐng zhèng wú sī

成语解释

主持正义,没有私念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二回:“闻得包公秉正无私,不畏权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