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外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
九霄云外

成语拼音

jiǔ xiāo yún wài

成语解释

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
变生意外

成语拼音

biàn shēng yì wài

成语解释

变:变化。指意外发生变故

成语出处

元·苏天爵《元朝名臣事略·枢密赵文正公》:“时甫罹大变,众心未一,事机少忽,变生意外。”

安内攘外

成语拼音

ān nèi rǎng wài

成语解释

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
彻内彻外

成语拼音

chè nèi chè wài

成语解释

指完完全全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到了你们这一代就不同了,你们根本就没有受过烙印,所以你们的诗,彻内彻外,都是自己作主人。”

弸中彪外

成语拼音

péng zhōng biāo wài

成语解释

弸:充满;彪:文采。指人内有才德,则有文采,自然外露。赞美德才兼备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或问:‘君子言则成文,动则成德,何以也?’曰:‘以其弸中而彪外也。’”

魂飞天外

成语拼音

hún fēi tiān wài

成语解释

形容万分恐惧,或受到某种刺激而失去了主宰。

成语出处

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圮桥进履》:“听说罢,魂飞天外,好教我心惊失色。”

遁迹方外

成语拼音

dùn jì fāng wài

成语解释

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顾文彬《过云楼书画记·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》:“余如惟信、王忱、金恺、秦衡、陆叙,类皆元季遗民,或逃名字宇内,或遁迹方外,并不欲以姓字传者。”

至大无外

成语拼音

zhì dà wú wài

成语解释

至:极。大到极点,外无以加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至大无外,谓之大一;至小无内,谓之小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