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危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定倾扶危

成语拼音

dìng qīng fú wēi

成语解释

倾:危。扶助危倾,使其安定。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恒宽《盐铁论·备胡》:“古者明王讨暴卫弱,定倾扶危,使小国之君悦;讨暴定倾,则无罪之人附。”

高而不危

成语拼音

gāo ér bù wēi

成语解释

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。

成语出处

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

旦夕之危

成语拼音

dàn xī zhī wěi

成语解释

旦夕:比喻短时间内。危:危险。形容危险逼近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孟光传》:“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。”

安不忘危

成语拼音

ān bù wàng wēi

成语解释

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。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,提高警惕。 >> 安不忘危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礼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
救死扶危

成语拼音

jiù sǐ fú wēi

成语解释

救护生命垂危者,照顾危亡者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张鷟《龙筋凤髓判·左右骁卫》:“重人贱畜,往哲之嘉猷;救死扶危,明王之盛事。”

涉艰履危

成语拼音

shè jiān lǚ wēi

成语解释

涉:经历;履:踩踏。身涉危难,经历险阻。形容闯过重重困难

成语出处

南朝·齐·虞玩之《上表告退》:“经昏践乱,涉艰履危,仰圣德以求全,凭贤辅以申节。”

拯溺扶危

成语拼音

zhěng nì fú wēi

成语解释

拯:救。溺:落水者。危:危难。救助落水者,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。亦作“拯危扶溺”、“拯危济困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陈书·虞寄传》:“然夷凶剪乱,拯溺扶危,四海乐推,三灵眷命,揖让而居南面者,陈氏也。”

登高履危

成语拼音

dēng gāo lǚ wēi

成语解释

比喻诚惶诚恐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,履危行险,无忘玄伏,能存之此,其德不亏。”

鹬蚌相危

成语拼音

yù bàng xiāng wēi

成语解释

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魏收《为东魏檄梁文》:“鹬蚌相危,我乘其弊。”

拨乱济危

成语拼音

bō luàn jì wēi

成语解释

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龚壮《上李寿封事》:“管、蔡既兴,谗谀滋蔓,大义灭亲,拨乱济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