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物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更无长物

成语拼音

gèng wú cháng wù

成语解释

更:再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

成语出处

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回:“字画不过三五张,俱是法书名绘,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,东墙上一张大瑶琴,此外更无长物。”

盗跖之物

成语拼音

dào zhí zhī wù

成语解释

跖: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: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8回:“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,并非盗跖之物,先生如何不受?”

整躬率物

成语拼音

zhěng gōng shuài wù

成语解释

整饬自身做出榜样,以为下属示范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十回:“为此拿定了主意,想把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个程度,好等他们出去,整躬率物,出身加民。”

一切万物

成语拼音

yī qiē wàn wù

成语解释

宇宙间所有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《无量寿经》卷上:“设我得佛,自地上以至于虚空,宫殿楼观池流华树,国土所有一切万物,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,严饰奇妙,超诸人天。”

缘情体物

成语拼音

yuán qíng tǐ wù

成语解释

缘:因;体:描写。抒发感情,描写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诗缘情而绮靡,赋体物而浏亮。”

言必有物

成语拼音

yán bì yǒu wù

成语解释

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方苞《进〈四书〉〈文选〉表》:“故凡所录取,皆以发明义理,清真古雅,言必有物为宗。”

矫时慢物

成语拼音

jiǎo shí màn wù

成语解释

矫时,矫正时俗。慢,傲慢。指对现实不满,态度傲慢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弥衡传》:“少有才辩,而尚气刚傲,好矫时慢物。”

轻视傲物

成语拼音

qīng shì ào wù

成语解释

轻:轻慢;世:世人;傲:傲慢;物:人,公众。对世俗之事一概不放在眼里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宫禁生谗》:“此人自恃文才,轻世傲物。”

柴天改物

成语拼音

chái tiān gǎi wù

成语解释

指改朝换代。改物,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武帝纪赞》:“至于钟石变声,柴天改物,民已去晋,异于延康之初,功实静乱,又殊感熙之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