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武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1

弃文就武

成语拼音

qì wén jiù wǔ

成语解释

放弃文业,改从武事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九世同居》第一折:“吾闻诗礼传家,此子弃文就武,亦各言其志也,曾读《武经七书》么?”

绳其祖武

成语拼音

shéng qí zǔ wǔ

成语解释

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
十八般武艺

成语拼音

shí bā bān wǔ yì

成语解释

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。亦泛指多种武艺。②比喻多种技能。 >> 十八般武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梓《敬德不伏老》第一折:“凭着俺十八般武艺,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。”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,一一从头指教。那十八般武艺?矛锤弓弩铳,鞭锏剑链挝,斧钺并戈戟,牌棒与枪叉。”

止戈之武

成语拼音

zhǐ gē zhī wǔ

成语解释

戈:兵器。能平息战乱,停止使用武器,才是真正的武功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退功臣而进文吏,戢弓矢而散马牛……斯亦止戈之武焉。”

出文入武

成语拼音

chū wén rù wǔ

成语解释

指文武兼备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寄毗陵杨给事》诗之一:“好著櫜鞬莫惆怅,出文入武是全才。”

不文不武

成语拼音

bù wén bù wǔ

成语解释

既不能文,又不能武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泷吏》诗:“不知官在朝,有益国家不?得无虱其间,不文亦不武。”

入文出武

成语拼音

rù wén chū wǔ

成语解释

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张说《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》:“总军挟郡,入文出武。三十年间,式遏戎虏。”

整军经武

成语拼音

zhěng jūn jīng wǔ

成语解释

经:治理。整顿军队,经营武备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;兼弱攻昧,武之善经也。子姑整军而经武乎。”

修文演武

成语拼音

xiū wén yǎn wǔ

成语解释

演:演习。操演兵马,修明文教。指文武并重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5回:“终日修文演武,讲论兵机战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