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祸不单行

成语拼音

huò bù dān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来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

逆耳利行

成语拼音

nì ěr lì xíng

成语解释

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。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,但有益于行为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王晙传》:“臣蒙天泽,叨居重镇,逆耳利行,敢不尽言。”

三思而行

成语拼音

sān sī ér xíng

成语解释

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经过反复考虑,然后再去做。 >> 三思而行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

贿赂并行

成语拼音

huì lù bìng xíng

成语解释

贿赂:因请托而私赠财物。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乱狱滋丰,贿赂并行,终予之世,郑其败乎?。”

危言危行

成语拼音

wēi yán wēi xíng

成语解释

危:正直。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,邦无道,危行言孙。”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
成语拼音

qiān lǐ zhī xíng,shǐ yú zú xià

成语解释

走一千里路,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。比喻事情的成功,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。 >> 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
虎步龙行

成语拼音

hǔ bù lóng xíng

成语解释

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。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刘裕龙行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早为其所。”

恣意妄行

成语拼音

zì yì wàng xíng

成语解释

恣意:任意,随意;妄行:胡作非为。随心所欲,胡作非为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曲阳侯要前为三公辅政,知赵昭仪杀皇子,不辄白奏,反与赵氏比周,恣意妄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