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衣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相体裁衣

成语拼音

xiàng tǐ cái yī

成语解释

相:视。量体裁衣,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

成语出处

清·李渔《巧团圆·认母》:“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,看他做得什么事来,然后相体裁衣,把个地位安顿他便了。”

弱不胜衣

成语拼音

ruò bù shèng yī

成语解释

胜:禁得起。形容人很瘦弱,连衣服都承受不起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叶公子高微小短瘠,行若将不胜其衣。”

节食缩衣

成语拼音

jié shí suō yī

成语解释

节:节减;缩:紧缩。吃饭穿衣都很节省。形容节俭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刘氏墨庄记》:“节食缩衣,悉力营聚。”

推食解衣

成语拼音

tuī shí jiě yī

成语解释

推:让。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,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。形容对人热情关怀。 >> 推食解衣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”

若不胜衣

成语拼音

ruò bù shèng yī

成语解释

形容身体羸弱,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氾论》:“周公事文王也,行无专制,事无由己,身若不胜衣,言若不出口,有奉持于文王,洞洞属属,而将不能,恐失之,可谓能子矣。”

汗流洽衣

成语拼音

hàn liú qià yī

成语解释

汗出甚多,湿透衣服。形容极其惶恐羞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答宗伯董浔阳》:“顷贤郎至,辱华翰奖借,烂然盈楮,不匡其所不及,而假其所不能。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。”

白日绣衣

成语拼音

bái rì xiù yī

成语解释

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,向乡亲们夸耀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应劭《风俗通·怪神·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》:“(张辽)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,荐祝祖考。白日绣衣,荣羡如此。”

粝食粗衣

成语拼音

lì shí cū yī

成语解释

粝:粗米。粗布衣服,粗劣的食品。比喻生活清苦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·大公资助张协》:“奴供备粝食粗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