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义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避嫌守义

成语拼音

bì xián shǒu yì

成语解释

嫌:嫌疑;守义:保守道义。避开嫌疑,保守道义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3回:“今主公避嫌守义,恐失众人之望。”

背恩忘义

成语拼音

bèi ēn wàng yì

成语解释

背:背叛。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刘聪传》:“沈等皆刀锯之余,背恩忘义之类。”

天经地义

成语拼音

tiān jīng dì yì

成语解释

经:规范,原则;义:正理。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。指绝对正确,不能改变的道理。也指理所当然的事。 >> 天经地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
轻生重义

成语拼音

qīng shēng zhòng yì

成语解释

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。同“轻身重义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周访传》:“朝闻夕改,轻生重义,徇国之躯,可谓志节之士也。”

慷慨仗义

成语拼音

kāng kǎi zhàng yì

成语解释

仗义:讲义气。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,我心里喜欢,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。”

引喻失义

成语拼音

yǐn yù shī yì

成语解释

引喻: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。义:公正合宜的道理。指说话不恰当,不合道理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蜀·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”

求生害义

成语拼音

qiú shēng hài yì

成语解释

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孝愍帝纪》:“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,而不求生以害义,又况可奋臂大呼,聚之以干纪作乱乎。”

大仁大义

成语拼音

dà rén dà yì

成语解释

形容为人宽厚,尊崇仁义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至于刘琮降(曹)操,豫州(刘备)实不知;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,此真大仁大义也。”

贪利忘义

成语拼音

tān lì wàng yì

成语解释

贪求财利,忘却道义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姚滴珠避羞惹羞》:“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,在姜秀才家为妾,大娘不容。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,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。”

轻死重义

成语拼音

qīng sǐ zhòng yì

成语解释

指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。同“轻死重气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崔融传》:“若乃富商大贾,豪宗恶少,轻死重义,结党连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