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应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4:54

心手相应

成语拼音

xīn shǒu xiāng yì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手法熟练,心里怎么想,手就怎么做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史·萧子云传》:“笔力劲骏,心手相应,巧逾杜度,美过崔寔,当与元常并驱争先。”

群山四应

成语拼音

qún shān sì yìng

成语解释

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论标语口号》:“为的是‘发聋振聩’,是‘群山四应’,是人民的觉醒与起来。”

遥呼相应

成语拼音

yáo hū xiāng yìng

成语解释

远远地互相联系,互相配合。同“遥相呼应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宁宗嘉定六年》:“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,父子兄弟,往往遥呼相应,由是人无固志,故所至郡邑皆下。”

鼍鸣鳖应

成语拼音

tuó míng biē yìng

成语解释

鼍:扬子鳄。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

成语出处

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豹变鹊起,今也其时,鼍鸣鳖应,见机而作。”

此发彼应

成语拼音

cǐ fā bǐ yīng

成语解释

这里发动,那里响应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各做各的,怎么行呢?一定是要互相联络,此发彼应才行。”

鼋鸣鳖应

成语拼音

yuán míng biē yìng

成语解释

比喻互相感应,一倡一和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高祖踞洗,以对郦生,当此之会,乃鼋鸣而鳖应也,故能同心戮力。”

同声之应

成语拼音

tóng shēng zhī yìng

成语解释

应:应和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白采的诗——羸疾者的爱》:“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,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,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,原谅他,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。”

一呼百应

成语拼音

yī hū bǎi yìng

成语解释

一个人呼喊,马上有很多人响应。

成语出处
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五卷:“当前快意,一呼再诺者,人隶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