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
甘贫守志

成语拼音

gān pín shǒu zhì

成语解释

甘:情愿,乐意。甘受贫困,守住志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四折:“奉圣人的命,因为你梁鸿甘贫守志,孟光举案齐眉,着小官亲赍此封丹诏,与他加官赐赏。”

抟心壹志

成语拼音

tuán xīn yī zhì

成语解释

指专心一志。同“抟心揖志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入无仰事俯畜之累,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,抟心壹志,以道于君子之道。”

傲睨得志

成语拼音

ào nì dé zhì

成语解释

傲睨:傲慢地斜眼看。得志:愿望实现。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,傲睨得志,每日饮宴,无事少出,国政皆在相府商议。”

比物此志

成语拼音

bǐ wù cǐ zhì

成语解释

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圣人有金城者,比物此志也。”

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

成语拼音

yī rén lì zhì,wàn fū mò duó

成语解释

形容志向坚定,别人很难改变。 >> 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正是‘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’。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大树坡义虎送亲》

失张失志

成语拼音

sh zhng sh zhì

成语解释

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不定。

成语出处

《清平山堂话本·简贴和尚》:“那婆子听得叫,失张失志,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。”

遗形藏志

成语拼音

yí xíng cáng zhì

成语解释

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

成语出处

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
染神乱志

成语拼音

rǎn shén luàn zhì

成语解释

指思想受到迷惑扰乱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:“西山曰:‘此人大非端士,笔头虽写得数句诗,所谓本心不正,脉理皆邪,读之将恐染神乱志,非徒无益。’某佩服其言。”

洗心革志

成语拼音

xǐ xīn gé zhì

成语解释

革:改变。洗去邪恶的想法,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潘岳传》:“皆延颈以视,倾耳以听,希道慕企,洗心革志,想洙泗之风,歌来苏之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