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指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
先意承指

成语拼音

xiān yì chéng zhǐ

成语解释

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先意承指者,佞谄之徒也。”

扼臂啮指

成语拼音

è bì niè zhǐ

成语解释

扼:用力掐;啮:咬。掐胳膊,咬手指。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>> 扼臂啮指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东汉 王充《论衡 感虚》:“曾子左臂立痛,即驰至问母:‘臂何故痛?’母曰:‘今者客来欲去,吾扼臂以呼汝耳。’”

闳意眇指

成语拼音

hóng yì miǎo zhǐ

成语解释

指宏大微妙的意旨。眇,通“妙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今吾子乃抗辞幽说,闳意眇指,独驰骋于有亡之际,而陶治大炉,旁薄群生,历览者兹年矣,而殊不寤。”

交臂历指

成语拼音

jiāo bì lì zhǐ

成语解释

交臂:两手反缚;历指:古代拶指的刑罚。象罪犯两手反缚、受拶指的刑罚一般。形容痛苦万状,毫无自由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则是罪人交臂历指,而虎豹在于囊槛,亦可以为得矣。”

闳意妙指

成语拼音

hóng yì miào zhǐ

成语解释

指宏大微妙的意旨。指,同“旨”,意义,目的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六经正名》:“《孝经》者,曾子以后,支流苗裔之书,平易泛滥,无大疵,无闳意妙指,如置之二戴所录中,与《坊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孔子闲居》、《曾子天圆》比,非《中庸》、《祭义》、《礼运》之伦也。”

眼语颐指

成语拼音

yǎn yǔ yí zhǐ

成语解释

颐指:以下巴的动向示意。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

成语出处

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正监蒙难纪略》:“监不开口明说,止于膝上或案下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,或眼语颐指,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。”

眦裂发指

成语拼音

zì liè fà zhǐ

成语解释

眼角裂开,头发上竖。形容愤怒到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

恶籍盈指

成语拼音

è jí yíng zhǐ

成语解释

犹恶贯满盈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龙飞相公》:“此非所能效力,惟善可以已之。然君恶籍盈指,非大善不可复挽。”何垠注:“恶籍盈指,犹言恶事纪载已满,不胜指也。”

微言大指

成语拼音

wēi yán dà zhǐ

成语解释

微言:精深微秒的言辞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》:“传山右阎氏之绪学,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,闵秦火之郁俨,悼孔泽之不完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