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踵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3

摩顶至踵

成语拼音

mó dǐng zhì zhǒng

成语解释

犹摩顶放踵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陈·沈炯《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》:“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,摩顶至踵之恩,能不沥肝抽肠,共诛奸逆。”

战不旋踵

成语拼音

zhàn bù xuán zhǒng

成语解释

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人曰:‘子卒也,而将军自吮其疽,何哭为?’母曰:‘非然也,往年吴公吮其父,其父战不旋踵,遂死于敌。’”

摩顶放踵

成语拼音

mó dǐng fàng zhǒng

成语解释

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。”

比肩系踵

成语拼音

bǐ jiān xì zhǒng

成语解释

犹比肩继踵。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韦嗣立传》:“今之取人,未试而遽迁,务进徼幸,比肩系踵。”

汗流至踵

成语拼音

hàn liú zhì zhǒng

成语解释

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御寇伏地,汗流至踵。”

败不旋踵

成语拼音

bài bù xuán zhǒ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。旋踵,转动一下脚后跟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卢照邻《三国论》:“然而丧师失律,败不旋踵,奔波谦瓒之间,羁旅袁曹之手,岂拙于用武,将遇非常敌乎?”

祸不旋踵

成语拼音

huò bù xuán zhǒng

成语解释

旋踵:旋转脚跟,比喻时间极短。祸害不久就将到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袁翻传》:“若违忤要势,祸不旋踵,虽以清白自守,犹不免请谒之累。”

汗流浃踵

成语拼音

hàn liú jiā zhǒng

成语解释

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晚霞》:“[阿端]意计穷蹙,汗流浃踵。”

义无旋踵

成语拼音

yì wú xuán zhǒng

成语解释

旋踵:把脚后跟转过来,比喻退缩。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,毫不退缩。亦作“义不旋踵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今之事势,义无旋踵,骑猛兽安可中下哉。”

亡不旋踵

成语拼音

wáng bù xuán zhǒng

成语解释

指迅速灭亡。不旋踵,来不及转脚跟。形容时间极短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辙《序》:“晋武帝削平吴蜀,任贤使能,容受直言,有明主之风,然而亡不旋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