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个字是罪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
下车泣罪

成语拼音

xià chē qì zuì

成语解释

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。 >> 下车泣罪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君道》:“禹出见罪人,下车问而泣之。”

将功赎罪

成语拼音

jiāng gōng shú zuì

成语解释

拿功劳补偿过失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齐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来项之罪,君子计功补过。”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楔子:“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,点起人马,随我追赶去来。”

滔天大罪

成语拼音

tāo tiān dà zuì

成语解释

形容罪恶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质问国民党》:“这两种错误,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,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,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。”

出入人罪

成语拼音

chū rù rén zuì

成语解释

指法庭裁判错误,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,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。

成语出处

《唐律·断狱》:“即断罪,失于入者,各减三等;失于出者,各减五等。”

言者无罪

成语拼音

yán zhě wú zuì

成语解释

言者:说话的人。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
迁善远罪

成语拼音

qiān shàn yuǎn zuì

成语解释

犹言向善而远离罪恶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然而曰礼云礼云者,贵绝恶于未萌,而起教于微眇,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。”

怀璧为罪

成语拼音

huái bì wéi zuì

成语解释

璧:宝玉。身藏宝玉,因此获罪。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、迫害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歆传》:“本无拒诸君之心,而所受遂多。念单车远行,将以怀璧为罪,愿宾客为之计。”

负荆谢罪

成语拼音

fù jīng xiè zuì

成语解释

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向人认错赔罪。同“负荆请罪”。

成语出处

金·马钰《满庭芳·谢咸阳王法师》词:“追悔无由,不免放效廉颇。专专负荆谢罪,望吾师、痛挞则个。”

欲加之罪

成语拼音

yù jiā zhī zuì

成语解释

要想加罪于人,不愁找不到罪名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“不有废也,君何以兴?欲加之罪,其无辞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