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百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
百里异习

成语拼音

bǎi lǐ yì xí

成语解释

异:不相同;习:风俗习惯。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问上》:“百里而异习,千里而殊俗。”

百废具举

成语拼音

bǎi fèi jù jǔ

成语解释

指许多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兴办。同“百废俱举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明清《挥麈录》卷一:“吴明可帅会稽,百废具举,独不传书。”

百岁之后

成语拼音

bǎi suì zhī hòu

成语解释

死的讳称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:“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”《史记·李不韦列传》:“夫百岁之后,所子者为王,终不失势。”

百思莫解

成语拼音

bǎi sī mò jiě

成语解释

百思:百般思索。形容反复思索也不能理解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三:“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

百口难分

成语拼音

bǎi kǒu nán fēn

成语解释

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。犹百口莫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这‘薄幸’两字,我也百口难分了!”

百无所忌

成语拼音

bǎi wú suǒ jì

成语解释

百:一切;忌:忌讳。什么都不忌讳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75卷:“药成之后,百无所忌。”

百里才

成语拼音

bǎi lǐ cái

成语解释

百里:方圆百里之地;才:才能。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庞统传》:“庞士元非百里才也,使处治中,别驾之任。”

百思不得其故

成语拼音

bǎi sī bù dé qí gù

成语解释

百:多次;思:考虑,思考;故:原因。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找到其原因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三》:“鸡不代伏,又何以传种至今也。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