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兵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6

兵强则灭

成语拼音

bīng qiáng zé miè

成语解释

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。

成语出处
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老聃曰:‘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’”按今本《老子》作“兵强则不胜,木强则兵。”

兵临城下

成语拼音

bīng lín chéng xià

成语解释

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 范书》第一折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,四下里安环,八下里拽炮,人平了你宅舍,马践了你庭堂。”

兵戈抢攘

成语拼音

bīng gē qiǎng rǎng

成语解释

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
成语出处

《金史·粘葛奴甲传》:“时兵戈抢攘,道路不通,奴甲受命,毅然策孤骑。”

兵多将广

成语拼音

bīng duō jiàng guǎng

成语解释

兵将众多。形容军队人员多,兵力强大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,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,就怕着他哩?”

兵老将骄

成语拼音

bīng lǎo jiàng jiāo

成语解释

老:衰。士兵疲惫,将领骄傲

成语出处

元·郑廷玉《楚昭王》第四折:“我想子胥深入敌境,兵老将骄,可不战而破。”

兵革之祸

成语拼音

bīng gé zhī huò

成语解释

兵革:兵器战甲,引申为战争。指发生战争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将有急怒之谋,以生兵革之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