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词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4:53

词言义正

成语拼音

cí yán yì zhèng

成语解释

词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孝祥《明守赵敷文》:“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,而辞严义正,千载之下,见者兴起,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。”

词穷理极

成语拼音

cí qióng lǐ jí

成语解释

穷:完,尽;极:终,到头。把话说完,把理讲透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》:“诚原陛下日月之明,察臣之清,辞穷理极,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。”

词严义密

成语拼音

cí yán yì mì

成语解释

措词严谨,道理周密。

成语出处

《剪灯馀话·幔亭遇仙录》:“宋朝诸儒所述,皆明白正大,词严义密,无馀蕴。”

词不逮理

成语拼音

cí bù dài lǐ

成语解释

词:言语,词句。逮:到;及。指说话、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、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太常敬子任府君传》:“少孺(枚乘)速而未工,长卿(司马相如)工而未速,孟坚(班固)辞不逮理,平子(张衡)意不及文。”

词正理直

成语拼音

cí zhèng lǐ zhí

成语解释

言词严正,理由充足。

成语出处

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,更不再问。”

词不逮意

成语拼音

cí bù dài yì

成语解释

词:言语,词句;逮:到,及。指说话、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、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龙启瑞《覆唐子实书》:“嗣有四乡联团之议,曾泐数行奉达,仓卒中词不逮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