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荡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
荡气回肠

成语拼音

dàng qì huí cháng

成语解释

荡:动摇;回:回转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”三国·魏·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,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”

荡然无存

成语拼音

dàng rán wú cún

成语解释

形容东西完全失去,一点没有留下。

成语出处

唐 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无遗矣。”

荡然一空

成语拼音

dàng rán yī kōng

成语解释
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
成语出处

《宋史·杨偕传》:“且州之四面,属羌遭贼驱胁,荡然一空,止存孤垒,犹四肢尽废,首面心腹独存也。”

荡析离居

成语拼音

dàng xī lí jū

成语解释

荡析:离散。家人离散,没有定居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盘庚下》:“今我民用荡析离居,罔有定极。”

荡然无余

成语拼音

dàng rán wú yú

成语解释
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逐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烬,湘囊綖柣,荡然无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