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东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6

东飘西荡

成语拼音

dōng piāo xī dàng

成语解释

指不固定,没有着落。也指无定向地漂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一折:“去汴梁买马,不想东飘西荡,将本钱尽行折了。”

东扬西荡

成语拼音

dōng yáng xī dàng

成语解释

指飘泊无定。

成语出处

《野叟曝言》第四一回:“姐姐若不见怜,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,不至东扬西荡。”

东闯西踱

成语拼音

dōng chuǎng xī duó

成语解释

指盲目地四处闯荡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他很想跑开,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,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‘有聊’,便又舍不得走。”

东冲西突

成语拼音

dōng chōng xī tū

成语解释

指四处冲锋突击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曹操见云东冲西突,所向无前……奋然大怒,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。”

东抄西袭

成语拼音

dōng chāo xī xí

成语解释

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四回:“毓生又会想法,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,东抄西袭,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,印出来,人家看得佩服。”

东怨西怒

成语拼音

dōng yuàn xī nù

成语解释

指任意指责别人。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须求趋竞,不顾羞惭,比较材能,斟量功伐,厉色扬声,东怨西怒;或有协持宰相瑕疵,而获酬谢,或有喧聒时人视听,求见发遣;以此得官,谓为才力,何异盗食致饱,窃衣取温哉!”

东支西吾

成语拼音

dōng zhī xī wú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[妙观]下第三局时,频频以目送情。小道人会意,仍旧东支西吾,让他过去。”

东张西觑

成语拼音

dōng zhāng xī qù

成语解释

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同“东张西望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,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,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,所以迟疑。”

东墙处子

成语拼音

dōng qiáng chǔ zǐ

成语解释

指邻居的处女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,则得妻;不搂则不得妻;则将搂之乎?”

东观续史

成语拼音

dōng guān xù shǐ

成语解释

东观: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。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《汉书》。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曹世叔妻传》:“扶风曹世叔妻者,同郡班彪之女也,名昭,字惠班,……兄固著《汉书》,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,和帝诏昭,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