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顿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25

顿足捩耳

成语拼音

dùn zú liè ěr

成语解释

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銍《默记》卷上:“晋公候于阁门,见其甚久。则顿足捩耳云:‘无及矣。’”

顿口无言

成语拼音

dùn kǒu wú yán

成语解释

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四回:“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。”

顿足椎胸

成语拼音

dùn zú zhuī xiō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。同“顿足搥胸”。

成语出处

刘立凯《五四——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·广州众捣毁日货》:“社会人心异常兴奋,甚至妇人、孺子、车夫、苦力,风元不口谈抵制,戟批痛骂,握拳怒目,顿足椎胸。”

顿开茅塞

成语拼音

dùn kāi máo sè

成语解释

顿:立刻;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。比喻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 >> 顿开茅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今茅塞子之心矣。”

顿足失色

成语拼音

dùn zú shī sè

成语解释

顿足:跺脚。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形容十分惊慌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成仓猝莫如所救,顿足失色。”

顿脚捶胸

成语拼音

dùn jiǎo chuí xiō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。同“顿足搥胸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打碎的碗》:“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:‘没用的东西们,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,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!’”

顿足捶胸

成语拼音

dùn zú chuí xiōng

成语解释

用脚跺地,以拳捶胸。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,到了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元泰《东游记》第七回:“只见杨子哀号哽咽,顿足捶胸,抚棺长恨,欲拔剑自刎。”

顿足搥胸

成语拼音

dùn zú duī xiōng

成语解释

边跺脚边击打胸脯。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二回:“王砉顿足搥胸道:‘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