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公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7

公私两济

成语拼音

gōng sī liǎng jì

成语解释

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阮种传》:“若人有所患苦者,有宜损益,使公私两济者,委曲陈之。”

公子哥儿

成语拼音

gōng zǐ gē ér

成语解释

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,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,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。”

公私兼顾

成语拼音

gōng sī jiān gù

成语解释

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,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。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》:“在公私关系上,就是‘公私兼顾’,或叫‘军民兼顾’。”

公不离婆

成语拼音

gōng bù lí pó

成语解释

老公不离开老婆。形容关系密切

成语出处

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·什物》:“《合纵记》剧:自古道:‘公不离婆,秤不离砣。’《梦笔生花弦索乐府》:‘水不离波,秤不离砣。’”

公车上书

成语拼音

gōng chē shàng shū

成语解释

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干奏牍。”

公道总在人心

成语拼音

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

成语解释

公道:公正的道理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

成语出处
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0回:“人家听了,也只有再三劝慰;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。”

公子王孙

成语拼音

gōng zǐ wáng sūn

成语解释

旧时贵族、官僚的子弟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,右摄丸,将加己乎十仞之上,以其类为招。”

公门桃李

成语拼音

gōng mén táo lǐ

成语解释

公:对人的尊称。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。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》:“或谓仁杰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