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禁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7:15

禁情割欲

成语拼音

jìn qíng gē yù

成语解释

制约感情和欲望。

成语出处

汉王充《论衡·本性》:“一岁婴儿,无推让之心:见食,号欲食之;睹好,啼欲玩之。长大之后,禁情割欲,勉励为善矣。”

禁乱除暴

成语拼音

jìn luàn chú bào

成语解释

禁:制止;乱:混乱;暴:强暴。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复仇或问》:“诸凡国法所不及加,与有司所不得而执者,不许其复仇,则无以禁乱除暴也,”

禁奸除猾

成语拼音

jìn jiān chú huá

成语解释

禁:禁止;猾:狡猾。禁止清除奸险狡猾之人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酷吏传序》:“无禁奸除猾之志,肆残虐幼贱之心。”

禁鼎一脔

成语拼音

jìn dǐng yī luán

成语解释

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。比喻珍美之物。

成语出处

明沈鲤《序》:“嗟乎,斯亦禁鼎一脔,尝者可以知其味已。”

禁攻寝兵

成语拼音

jìn gōng qǐn bīng

成语解释

指止息战事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三章第二节:“以禁攻寝兵为务。”

禁暴止乱

成语拼音

jìn bào zhǐ luàn

成语解释

禁:制止;暴:强暴;止:制止,平息;乱:混乱。抑制强暴势力,治理混乱局面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,非兵,未之闻也。”

禁止令行

成语拼音

jìn zhǐ lìng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施禁则止,出令则行。同“令行禁止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魏源《叙》:“五官强,五兵昌,禁止令行,四夷来王,是之谓战胜于庙堂。”

禁中颇牧

成语拼音

jìn zhōng pō mù

成语解释

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。

成语出处

廉颇、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。唐宣宗时,党项扰河西,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,帝大悦,曰:“吾将择能帅者,孰谓颇牧在吾禁署,卿为朕行乎!”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、河西供军安抚使。諴于任内多所建树。事见《新唐书·毕諴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