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狼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4:54

狼狈万状

成语拼音

láng bèi wàn zhuàng

成语解释

狼狈:窘迫的样子;万状:多种样子。形容极其困顿、窘迫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刊大宋宣和遗事》:“太上因暑热成病,狼狈万状。”

狼飧虎咽

成语拼音

láng sūn hǔ yàn

成语解释

飧:熟食,饭食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亦作“狼餐虎咽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十人自来吃酒,主人安排些鸡、豚、牛、羊肉来做下酒。须臾之间,狼飨虎咽,算来吃勾有六七十斤的肉,倾尽了六七坛的酒。”

狼奔鼠窜

成语拼音

láng bēn shǔ cuàn

成语解释

狼群鼠辈到处流窜。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沈鲸《双珠记》第十四出:“忽闻访察怕如雷,狼奔鼠窜,无由忏悔。”

狼顾狐疑

成语拼音

láng gù hú yí

成语解释

指左顾右昐,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。狼顾,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;狐疑,狐狸本性多疑。

成语出处

孙中山《布告全国同胞书》:“行事或虎头鼠尾,而存心复狼顾狐疑。”

狼顾鸱张

成语拼音

láng gù chī zhāng

成语解释

如狼凶视,如鸱张翼。形容凶暴,嚣张。

成语出处

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平等寺》:“故推立长乐王子攸以续绝业……然群飞未宁,横流且及,皆狼顾鸱张,岳立基趾。”

狼心狗行

成语拼音

láng xīn gǒu xíng

成语解释

心肠似狼,行为如狗。比喻贪婪凶狠,卑鄙无耻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昔日以汝为忠义,推为盟主;今之所为,真狼心狗行之徒,有何面目立于世间!”

狼号鬼叫

成语拼音

láng háo guǐ jiào

成语解释

似鬼哭叫,如狼嚎叫。形容惨凄的哭声或悲凉的场景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不敢大声说话,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叫的。”

狼顾麕惊

成语拼音

láng gù qiān jīng

成语解释

比喻惊恐万状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文本说孝恭曰:‘自隋无道,四海救死,延项以望真主……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麕惊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