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落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4:56

落叶知秋

成语拼音

luò yè zhī qiū

成语解释

指见到落地的黄叶,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叶落知秋,举一明三。”《续灯传录》:“弦动别曲,叶落知秋。”

落叶归根

成语拼音

luò yè guī gēn

成语解释

飘落的枯叶,掉在树木根部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他乡的人,终要回到本乡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叶落归根,来时无口。”

落井下石

成语拼音

luò jǐng xià shí

成语解释

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,不伸手救他,反而推他下去,又扔下石头。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 >> 落井下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落陷井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
落落大方

成语拼音

luò luò dà fāng

成语解释

落落:坦率,开朗的样子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。

成语出处

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9回:“杜雍却不推辞,将通身换了,更觉落落大方。”

落花无言

成语拼音

luò huā wú yán

成语解释

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。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司空图《诗品·典雅》:“眠琴绿阴,上有飞瀑。落花无言,人淡如菊。”

落花流水

成语拼音

luò huā liú shuǐ

成语解释

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。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群玉《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》诗:“兰浦苍苍春欲暮,落花流水怨离襟。”五代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词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

落汤鸡

成语拼音

luò tāng jī

成语解释

掉进水里的鸡。形容人浑身水淋淋的狼狈相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1卷:“那老妪闻言,好像落汤鸡一般,口不能言。”

落英缤纷

成语拼音

luò yīng bīn fēn

成语解释

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,渔人甚异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