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入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2

入室弟子

成语拼音

rù shì dì zǐ

成语解释

入室:到家;弟子:学生,徒弟。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先进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

入不支出

成语拼音

rù bù zhī chū

成语解释

支:付出。收入不够支付用度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行宫便殿奏札三》:“本路土瘠民贫……入少出多,往往例于常赋之外,多收加耗,重折价钱,尚且入不支出,公私俱困。”

入文出武

成语拼音

rù wén chū wǔ

成语解释

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张说《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》:“总军挟郡,入文出武。三十年间,式遏戎虏。”

入吾彀中

成语拼音

rù wǔ gòu zhōng

成语解释

彀:张满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围,比喻牢笼,圈套。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。比喻就范。 >> 入吾彀中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

入宝山而空回

成语拼音

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

成语解释

宝山:聚藏宝物的山。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着手而回来。比喻虽遇到了很好的机会,却一无所得。

成语出处

《先拨志始》卷下:“在婿固不敢厚望,入宝山而空回,想岳亦不能忘情也。”

入主出奴

成语拼音

rù zhǔ chū nú

成语解释

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,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;把前者奉为主人,把后者当作奴仆。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入于彼,必出于此;入者主之,出者奴之;入者附之,出者污之。”

入门问讳

成语拼音

rù mén wèn huì

成语解释

古代去拜访人,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,以便谈话时避讳。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入境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