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事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5

事败垂成

成语拼音

shì bài chuí chéng

成语解释

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梁辰鱼《浣纱记·乞降》:“九仞为山,功亏一篑,料想不劳而集,事败垂成。”

事在萧墙

成语拼音

shì zài xiāo qiáng

成语解释

谓祸乱出自内部。事,变故;萧墙,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
事必躬亲

成语拼音

shì bì gōng qīn

成语解释

躬亲:亲自。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,亲自过问。形容办事认真,毫不懈怠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弗躬弗亲,庶民弗信。”

事关重大

成语拼音

shì guān zhòng dà

成语解释

指事情关系着根本或全局

成语出处
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9回:“郭槐到了此时,岂不知事关重大,横了心再也不招。”

事不关己

成语拼音

shì bù guān jǐ

成语解释

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。

成语出处

《曹雪芹别传》:“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,少发议论,事不关己,不必打听,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,一直不甚了了。”

事款则圆

成语拼音

shì kuǎn zé yuán

成语解释

谓遇事只要从容对待,就能圆满解决。款,宽缓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事款则圆,你且住啼哭,休得叫骂。”又第二十五回:“你老人家不要著急,这可是急不来的事,事款则圆。”

事与愿违

成语拼音

shì yǔ yuàn wéi

成语解释

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魏·嵇康《幽愤》诗:“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

事不有余

成语拼音

shì bù yǒu yú

成语解释

谓达到极点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娘儿俩先哭了个事不有余,大家劝住,他便忙着到祠堂行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