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十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4

十死九活

成语拼音

shí sǐ jiǔ huó

成语解释

形容难以幸存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九回:“降者三万人,除那逃走脱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损八伤,颠翻在地,被人马践踏,骨肉如泥的,不计其数。”

十恶五逆

成语拼音

shí è wǔ nì

成语解释

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嫂嫂也,我不曾犯十恶五逆,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。”

十荡十决

成语拼音

shí dàng shí jué

成语解释

荡:冲杀;决:冲破堤岸。形容多次冲杀,每次都能突破敌阵

成语出处

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陇上歌》:“陇上壮士有陈安,躯干虽小腹中宽,七尺大刀奋如湍,丈八蛇矛左右盘,十荡十决无当前。”

十战十胜

成语拼音

shí zhàn shí shèng

成语解释

指每战必胜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七法》:“以能击不能,以教卒、教士击驱众、白徒,故十战十胜,百战百胜。”

十全大补

成语拼音

shí quán dà bǔ

成语解释

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”

十万火速

成语拼音

shí wàn huǒ sù

成语解释

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二章:“我立刻收拾着行李,十万火速地准备出发。”

十死不问

成语拼音

shí sǐ bù wèn

成语解释

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艺术传·皇甫玉》:“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,王喜曰:‘皇甫玉相臣,云当恶死,今复何虑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