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6

同胞共气

成语拼音

tóng bāo gòng qì

成语解释

喻指亲兄弟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体道居宗,人雄之望,海内瞻仰,同胞共气,家国所凭。”

同归殊涂

成语拼音

tóng guī shū tú

成语解释

原指天下万事初虽异,然终究同归于一。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
同时并举

成语拼音

tóng shí bìng jǔ

成语解释

举:举行。在同一时间内进行

成语出处
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0章:“吴进攻河南前,曾与阎锡山……等相约同时并举。”

同恶相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è xiāng jì

成语解释

同恶:共同作恶的人;济:助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马超成宜,同恶相济。”

同声同气

成语拼音

tóng shēng tóng qì

成语解释

比喻亲密无间,志趣相合。同“同声共气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四回:“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,代他干营,好来任这海关监督,这时同声同气,才好做事。”

同志合道

成语拼音

tóng zhì hé dào

成语解释

志:志趣;道:道路。志趣相同,意见一致

成语出处

清·方望溪《兵部尚书法公墓表》:“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,体国忧民,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,相与辅成治教。”

同声之应

成语拼音

tóng shēng zhī yìng

成语解释

应:应和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白采的诗——羸疾者的爱》:“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,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,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,原谅他,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。”

同尘合污

成语拼音

tóng chén hé wū

成语解释

指行为同于流俗之人,合于污浊之世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藏书·大臣传·狄仁杰》:“同尘合污,与世委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