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行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31

行军动众

成语拼音

xíng jūn dòng zhòng

成语解释

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朗传》:“且雨水方盛,非行军动众之时。”

行之惟艰

成语拼音

xíng zhī wéi jiān

成语解释

惟:是。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说命中》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”

行则连舆,止则接席

成语拼音

xíng zé lián yú,zhǐ zé jiē xí

成语解释

行:出行;舆:车子;止:休息;席:坐席。出行时车子相连,休息时座位相接。形容两人关系密切,形影不离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昔日游处,行则连舆,止则接席,何曾须臾相失。”

行不顾言

成语拼音

xíng bù gù yán

成语解释

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

行尸走骨

成语拼音

xíng shī zǒu gǔ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动脑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同“行尸走肉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0卷:“枯木不复生,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,长为阴冥下鬼,毕于朽腐,可谓愍嗟,虽位极人臣,皆行尸走骨矣。”

行不履危

成语拼音

xíng bù lǚ wēi

成语解释

不走有危险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“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万乘之主行不履危。”

行号巷哭

成语拼音

háng háo xiàng kū

成语解释

行:路;号:大声哭叫。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。形容人们极度悲哀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苟在食土之毛,含气之类,莫不叩心绝气,行号巷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