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字是战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23

战战惶惶

成语拼音

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

成语解释

戒慎畏惧貌。 >> 战战惶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战战惶惶,汗出如浆。”

战略战术

成语拼音

zhàn lüè zhàn shù

成语解释

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红军的战略战术,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。”

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

成语拼音

zhàn wú bù shèng,gōng wú bù kè

成语解释

形容军队力量强大,百战百胜。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古来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端赖吾能用兵之将,球至于今,邈不可得。”

战战慄慄

成语拼音

zhàn zhàn lì lì

成语解释

因激动或害怕引起的身体战抖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恒战战慄慄,不忘戒惧,所以欲永终天禄,恐为将来坚圣之驱除也。”

战不旋踵

成语拼音

zhàn bù xuán zhǒng

成语解释

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人曰:‘子卒也,而将军自吮其疽,何哭为?’母曰:‘非然也,往年吴公吮其父,其父战不旋踵,遂死于敌。’”

战栗失箸

成语拼音

zhàn lì shī zhù

成语解释

战栗:恐惧的样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>> 战栗失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主未发,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

战无不克

成语拼音

zhàn wú bù kè

成语解释

攻战没有不取胜的。形容强大无比,可以战胜一切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昭梿《啸亭续录·转庵和尚》:“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,为之辟地攻城,战无不克,数月之间招徕数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