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动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太歳头上动土这样含有动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动字的成语!

太歳头上动土

成语拼音

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

成语解释

旧时迷信谓在太岁出现的方向动土兴建,会招来灾祸。因以“太歲頭上動土”比喻触犯凶恶强暴的人,将会招致祸殃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你也須有耳朵,好大膽!直來太歲頭上動土!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官人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,我媳婦不是好惹的!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四:“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,我是干什么的,你也不打听打听!”参见“ 太歲 ”。

动心怵目

成语拼音

dòng xīn chù mù

成语解释

怵目:使人看了感到恐惧。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祭宗成老文》:“虽才俊比肩,可喜可愕,至于动心怵目,无所不有,然其厚德伟度,要不复前人比。”

掀天动地

成语拼音

xiān tiān dòng dì

成语解释

形容声势非常浩大,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。同“掀天揭地”。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王荆公传》第14章:“读其诗词,几无复为曾造作掀天动地大事业开拓于千古者也。”

相时而动

成语拼音

xiàng shí ér dòng

成语解释

观察时机,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许无刑而伐之,服而舍之,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,相时而动,无累后人,可谓知礼矣。”

耸动听闻

成语拼音

sǒng dòng tīng wén

成语解释

耸:通“悚”,惊动。夸大或捏造事实,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

成语出处
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‘职臣在宪府,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,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。’固已耸动听闻矣。”

原封未动

成语拼音

yuán fēng wèi dòng

成语解释

保持原样,不加变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·竹签的来历》:“过节那天设的酒肴,都原封未动,大家感到奇怪。”

众喣山动

成语拼音

zhòng xǔ shān dòng

成语解释

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
通幽动微

成语拼音

tōng yōu dòng wēi

成语解释

通晓、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。同“通幽洞微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推五岳即须臾,制约宇宙,造化之内,无人可皆,通幽动微。”

动心骇目

成语拼音

dòng xīn hài mù

成语解释

骇目:使人看了感到惊骇。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》:“王遗墨藏家庙者,今虽仅存,某尝获观,皆奇丽超绝,动心骇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