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饿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色中饿鬼这样含有饿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饿字的成语!

色中饿鬼

成语拼音

sè zhōng è guǐ

成语解释
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一个字便是僧,两个字是和尚,三个字鬼乐官,四字色中饿鬼。”

西山饿夫

成语拼音

xī shān è fū

成语解释

传说周武王灭商后,伯夷、叔齐逃到首阳山,不食周粟而死。后用“西山饿夫”指伯夷、叔齐。 >> 西山饿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之遴尝闻夷、柳惠,不逢仲尼一言,则西山饿夫、东国黜土,名岂施于后世。 《梁书·刘显传》

饱汉不知饿汉饥

成语拼音

bǎo hàn bù zhī è hàn jī

成语解释

饱:吃足;饥:饥饿。比喻处境好的人,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误了差使,钉子是我碰!你饱人不知饿人饥。”

饱人不知饿人饥

成语拼音

bǎo rén bù zhī è rén jī

成语解释

比喻处境顺利、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,不理解处境困难、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五回:“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!你饱人不知饿人饥。”

挨饿受冻

成语拼音

ái è shòu dòng

成语解释

挨:遭受。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‘救济费’。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。”

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

成语拼音

è sǐ shì xiǎo,shī jié shì dà

成语解释

失节: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,后泛指失去节操。贫困饿死是小事,失节事情就大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二程全书·遗书二十二》:“又问:‘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,可再嫁否?’曰:‘只是后世怕寒饿死,故有是说。然饿死事极小,失节事极大!’”

饿殍遍野

成语拼音

è piǎo biàn yě

成语解释

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
饥鹰饿虎

成语拼音

jī yīng è hǔ

成语解释

比喻凶残贪婪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宗室晖传》:“侍中卢昶,亦蒙恩眄,故时人号曰:‘饿虎将军,饥鹰侍中。’”

饿虎擒羊

成语拼音

è hǔ qín yáng

成语解释

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七回:“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,使个‘饿虎擒羊’势,叫道:‘你敢来么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