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而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易子而教这样含有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而字的成语!

凿坏而遁

成语拼音

záo pī ér dùn

成语解释

坏:没有烧过的砖瓦、陶器等。遁:逃避。谓隐居不仕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而不肎,使人以币先焉,凿培而遁之。”

饮恨而终

成语拼音

yǐn hèn ér zhōng

成语解释

饮恨:心里怀着怨恨和冤屈。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。

成语出处

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我为女子,薄命如斯。君是丈夫,负心如此。韶颜稚齿,饮恨而终。”

系而不食

成语拼音

xì ér bù shí

成语解释

系:结。光挂着却不吃。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吾岂綔瓜也哉!鄢能系而不食。”

席卷而逃

成语拼音

xí juǎn ér táo

成语解释

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恨海》第九回:“过了没有几个月,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,席卷而逃,便把他闹穷了。”

望洋而叹

成语拼音

wàng yáng ér t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。同“望洋而叹”。 >> 望洋而叹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俟他日有持《后冈先生集》示我者,我当望洋而叹,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。 明·唐顺之《与陈后冈参议书》

同年而校

成语拼音

tóng nián ér xiào

成语解释

犹言相提并论。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。

成语出处

章炳麟《文学说例》:“体若骈枝,语反简核;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?”

疏而不漏

成语拼音

shū ér bù lòu

成语解释

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