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犯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真凶实犯这样含有犯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犯字的成语!

真凶实犯

成语拼音

zhēn xiōng shí fàn

成语解释

真正的罪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五回:“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,赶紧指出真凶实犯,本县立刻就要办人!”

秋毫不犯

成语拼音

qiū háo bù fàn

成语解释

秋毫: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,比喻极细微的东西;犯:侵犯。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”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持军整齐,秋毫无犯。”

知而故犯

成语拼音

zhī ér gù fàn

成语解释

故:故意。知道不对,却故意违犯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问:‘一切含灵具佛性,既有佛性,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?’师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

邪不犯正

成语拼音

xié bù fàn zhèng

成语解释

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束《隋唐嘉话》中卷:“臣闻邪不犯正,若使咒臣,必不得行。”

秋毫勿犯

成语拼音

qiū háo wù fàn

成语解释

指军纪严明,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。同“秋毫无犯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隋纪下·炀帝》:“营垒所次,务在整肃,刍荛有禁,秋毫勿犯。”

柔而不犯

成语拼音

róu ér bù fàn

成语解释

犯:侵犯。指性情柔和,但不容侵犯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柔而不犯,文而有礼,忠贞之性,忧公如家。”

河水不犯井水

成语拼音

hé shuǐ bù fàn jǐng shuǐ

成语解释

比喻互不干犯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从与说起》:“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,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。”

打牙犯嘴

成语拼音

dǎ yá fàn zuǐ

成语解释

比喻乱开玩笑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五回:“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,常和众人打牙配嘴,全无忌惮。”

一客不犯二主

成语拼音

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

成语解释

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回:“悟空道:‘一客不犯二主。若没有,我也定不出此门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