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放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顺水放船这样含有放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放字的成语!

顺水放船

成语拼音

shùn shuǐ fàng chuán

成语解释

比喻顺应当时的情势,采取相应的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石霜圆禅师法嗣·大宁道宽禅师》:“万用自然,不劳心力。到这里唤作顺水放船,且道逆风兴楫,谁是好手?”

放诸四裔

成语拼音

fàng zhū sì yì

成语解释

放:放逐;四裔:四方边远之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那也可以临末声明:‘君子不为己甚,窃以为放诸四裔可矣’的。”

放火烧山

成语拼音

fàng huǒ shāo sh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煽风点火,挑拨离间。

成语出处

康濯《东方红》:“你不知道,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,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!”

放泼撒豪

成语拼音

fàng pō sā háo

成语解释

耍无赖,仗势压人。

成语出处

克非《春潮急》三十:“决心放泼撒豪的李胡子,伸手抓下头上的垮皮帽,在方桌上使劲一掼,冲着孟二胡子喊:‘出去!’”

放荡驰纵

成语拼音

fàng dàng chí zòng

成语解释

驰:乱跑。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。形容不求进步,到处游荡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,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,更觉放荡驰纵,任性恣情,最不喜务正。”

放心解体

成语拼音

fàng xīn jiě tǐ

成语解释

指人心离散、瓦解。

成语出处

《墨子·尚贤下》:“是故以赏不当贤,罚不当暴,其所赏者已无故矣,其所罚者亦无罪,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。”“放”,一本作“攸”。

放虎自卫

成语拼音

fàng hǔ zì wèi

成语解释

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。

成语出处

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者也。”

放言遣辞

成语拼音

fàng yán qiǎn cí

成语解释

放言:敞开说;遣辞:用词造句。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放言遣辞,良多变矣。”

敲锣放砲

成语拼音

qiāo luó fàng pào

成语解释

指大张旗鼓地活动。

成语出处

洪深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老实说,外国人会自己下乡来和我们作对么!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、敲锣放砲的硬出头!”

放刁把滥

成语拼音

fàng diāo bǎ làn

成语解释

指刁难敲诈,胡作非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一回:“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,专一打点衙门,擸唆结讼,放刁把滥,排陷良善,因此人都让他些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