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带伏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伏尸流血这样含有伏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伏字的成语!

伏尸流血

成语拼音

fú shī liú xuè

成语解释

伏尸:横尸在地。指人死亡。形容杀人众多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
水土不伏

成语拼音

shuǐ tǔ bù fú

成语解释

水土:指地方,引申为自然环境。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大抵此症,起于饮食失调,兼之水土不伏,食积于小腹之中,凝滞不消,遂至生热,升至胸中,便觉饥饿。”

擒奸摘伏

成语拼音

qín jiān tī fú

成语解释

擒获暴露的坏人,揭露隐藏着的歹徒

成语出处

《续古文苑·无名氏》:“擒奸摘伏,抚弱遏强,井邑肃然。”

麇骇雉伏

成语拼音

jūn hài zhì fú

成语解释

形容惊怕躲藏。麇,古书上指獐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秦宗权》:“自关中薄青齐,南缭荆郢,北亘卫滑,皆麇骇雉伏,至千里无舍烟。”

蠖屈鼠伏

成语拼音

huò qū shǔ fú

成语解释

蠖:尺蠖;伏:俯伏。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奸佞》:“注至,蠖屈鼠伏,佞词泉涌。”

伏而咶天

成语拼音

fú ér shì tiān

成语解释

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仲尼》:“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
望尘拜伏

成语拼音

wàng chén bài fú

成语解释

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。同“望尘而拜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魏任城王云传》:“时高肇权重,天下之士望尘拜伏。”

擒奸擿伏

成语拼音

qín jiān fā fú

成语解释

捕捉奸人,揭发隐恶。

成语出处

《纪闻·苏无名》:“无名历官所在,擒奸擿伏有名。每偷,至无名前,无得过者。”

龙跳虎伏

成语拼音

lóng tiào hǔ fú

成语解释

犹言龙腾虎卧。比喻笔势。

成语出处

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军次实录》:“龙跳虎伏归毫底,鱼跃鸢飞入兴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