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4
带割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擢筋割骨这样含有割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割字的成语!

擢筋割骨

成语拼音

zhuó jīn gē gǔ

成语解释

犹言擢筋剥肤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上知府王龙图书》:“自近岁以来,蜀人不知有勤恤之,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,而不免于刑罚。”

牵肠割肚

成语拼音

qiān cháng gē dù

成语解释

①形容非常想念。②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白朴《小石调·恼煞人》曲:“为忆小卿,牵肠割肚,凄惶悄然无底末。”

三汤五割

成语拼音

sān tāng wǔ gē

成语解释

泛指烹饪之事。也指各种肴馔。同“三汤两割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0回:“众人祭毕,陈敬济下来还礼,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。”

割股之心

成语拼音

gē gǔ zhī xīn

成语解释

割股:割下自己的大腿肉。为了治好病人,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。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。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四回:“医家有割股之心。”

指腹割衿

成语拼音

zhǐ fù gē jīn

成语解释

指腹: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;割衿: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,怕长大后不相认,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。指婚约

成语出处

《元史·刑法志·户婚》:“诸男女议婚,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,禁之。”

割地求和

成语拼音

gē dì qiú hé

成语解释

割让土地,求得和平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“故不如亟割地求和,以疑天下,而慰秦之心。”

割肚牵肠

成语拼音

gē dù qiān cháng

成语解释

形容非常牵挂,很不放心。

成语出处
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7回:“吾想汝等父母、兄弟、妻子必倚门而望;若听知阵败,定然割肚牵肠,眼中流血。”

铅刀一割

成语拼音

qiān dāo yī gē

成语解释

铅刀虽不锋利,偶尔用得得当,也能割断东西。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。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?”

难割难分

成语拼音

nán gē nán fēn

成语解释

形容关系密切,感情融洽,难以取舍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2回:“次日,探春将要起身,又来辞宝玉。宝玉自然难割难分。”

割臂盟公

成语拼音

gē bì méng gōng

成语解释

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初,公筑台,临党氏,见孟任,从之。閟。而以夫人言,许之,割臂盟公。生子般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