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自相矛盾
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 >>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倚马千言
倚马:靠着战马。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千言立就。形容才思敏捷。 >> 倚马千言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[桓温]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[袁宏]倚马前令作。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捉将官里去
指被朝廷、官府捉去 >> 捉将官里去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朴言:‘独臣妻有诗一首云:更休落魄贪杯酒,亦莫猖狂爱咏诗。今朝捉将官里去,这回断送老头皮。’上大笑,放还山。 宋·赵令榁《侯鲭录》第六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