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众星拱北

zhòng xīng gǒng běi

拱:环绕,拱卫;北:指北极星。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,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为致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

蛛丝马迹

zhū sī mǎ jì

成语正音

迹,不能读作“jī”。

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,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。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。

成语出处

清·王家贲《别雅序》:“大开通同转假之门,泛滥浩博,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,而实则蛛丝马迹,原原本本,具在古书。”

郑声乱雅

zhèng shēng luàn yǎ

郑声:春秋时郑国的音乐,靡靡之音;雅:庄严的雅乐。郑国淫靡的声乐扰乱了庄严的雅乐。比喻以邪侵正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’”

众叛亲离

zhòng pàn qīn lí

成语正音

亲,不能读作“亲家”的“qìnɡ”。

叛:背叛;离:离开。众人反对,亲人背离。形容完全孤立。 >> 众叛亲离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
娱心悦耳

yú xīn yuè ěr

娱、悦:使愉快。使心情愉快,耳目舒畅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直取其清淡雅论,剖玄析微,宾主往复,娱心悦耳,非济世成俗之要也。”

众望所归

zhòng wàng suǒ guī

众望:众人的希望;归:归向。大家一致期望的。指得到群众的信任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列传三十传论》:“于是武皇之胤,惟有建兴,众望攸归,曾无与二。”宋·陈亮《复陆伯寿》:“舍试揭榜,伏承遂释褐于崇化堂前,众望所归,此选增重,凡在友朋之列者,意气为之光鲜。”

一索成男

yī suǒ chéng nán

旧时指头胎生子。同“一索得男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迈《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》诗:“十为良月阳将长,一索成男喜可知。”

至高无上

zhì gāo wú shàng

至:最。高到顶点,再也没有更高的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道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,平乎准,直乎绳,圆乎规,方乎矩。”汉·许慎《说文解字·一部》:“天,颠也。至高无上,从一大。”

抓耳挠腮

zhuā ěr náo sāi

成语正音

挠,不能读作“yáo”;腮,不能读作sī。

挠:搔。抓抓耳朵,搔搔肋帮子。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大郎听罢,气得抓耳挠腮,没有是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