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成语

旷达不羁

kuàng dá bù jī

旷达:心胸开阔,想得开;不羁:不受束缚。心胸开阔达观,不受拘束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张翰传》:“翰任心自适,不求当世。或谓之曰:‘卿乃可纵适一时,独不为身后名邪?’答曰:‘使我有身后名,不如即时一杯酒,’时人贵其旷达。”

蒹葭倚玉树

jiān jiā yǐ yù shù

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。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。 >> 蒹葭倚玉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,时人谓蒹葭倚玉树。”

狂奴故态

kuáng nú gù tài

狂奴:对狂士的亲昵称呼;故态:老样子,老脾气。旧称狂士的老脾气。 >> 狂奴故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严光传》:“霸得书,封奏之。帝笑曰:‘狂奴故态也。’车驾即日幸其馆。”

狂风暴雨

kuáng fēng bào yǔ

成语正音

暴,不能读作“pù”。

指大风大雨。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沉吟罢仔细听来。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。”

蒹葭伊人

jiān jiā yī rén

蒹葭:初生的芦苇。伊人:那个人。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
旷日离久

kuàng rì lí jiǔ

耗费时日,拖延很久。犹言旷日持久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夫旷日离久,而周泽既渥,深计而不疑,引争而不罪,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,直指是非以饰其身,以此相持,此说之成也。”

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

jiān tīng zé míng,piān xìn zé àn

成语正音

兼,不能读作“qiān”。

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 >>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